手持式辐射测量仪是一种x、γ、中子射线监测的报警装置的统称;它一般由辐射探测器、前置放大电路、数字显示电路等组成;都必须具有测量辐射剂量率的功能;当测量到的剂量率值超过设定的阈值后将给出声、光报警(声音报警是必须,有些仪器可能没有光报警)。所以对于能测量到辐射的仪器并能给出报警功能的仪器统称为辐射报警仪;
【分类】:
1、个人剂量报警仪:用于个人携带;检测个人辐射剂量用。一般可测量剂量率和累积剂量两项数据。该类仪器的特点是价格便宜,测量误差大。常见的型号有REN200个人剂量报警仪
2、手持式辐射测量仪:是一种手持式的可移动检测的环境检测仪;主要用于对环境辐射的抽查。该类仪器的特点是测量度高、价格贵。常见的型号有REN500A智能化x、γ辐射仪
3、在线式辐射安全报警仪:固定安装于某一场所,对各类射线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一般通过专业的辐射监测软件(如:RenRiArea辐射区域监测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图谱、文字的处理,通过对历史数据(一般能存储5年以上的数据)的查询,能知道某一场所在任何时刻的辐射异常报警。该类仪器的特点是价格高、度高、数据连续存储可查;能为辐射事故后的评价提供数据支持。常见的型号有REN300型在线x-γ辐射安全报警仪
手持式辐射测量仪广泛应用于放射性废物库、工业无损探伤、医院γ刀治疗、同位素应用、γ辐照、医院X射线诊断、钴治疗、核电站等放射性场所,提醒工作人员就放射源或射线装置已处于工作或泄漏状态,使其免受辐射危害。
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放射源的分类: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Ⅲ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Ⅳ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Ⅴ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性损伤。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Ⅳ类放射源或Ⅴ类放射源。
如何防护放射源: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η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中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3种防护手段:
1.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
2.屏敝防护:选取适当的屏敝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敝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
3.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3种防护措施。